登 录    |    注 册    |   
无障碍    |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2019年前三季度拉萨市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总结

发布时间:2019-09-18 11:21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访问量:
【打印文本】
分享到:

前三季度,拉萨市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市委市政府三级涉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牧业农牧区优先发展总方针,落实高质量发展总要求,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持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标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稳定粮食安全和人居环境整治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开展。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预计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32元,增长12.8%。

一、农牧业工作开展情况

(一)种植业方面。突出“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提质效”的主攻方向,强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全市总播面积65.6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1.2万亩(青稞种植面积29.1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0.63%),占总播种面积的62.76%;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为12.8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9.55%;饲草作物种植面积为11.6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7.69%。粮经饲比例调整为63:20:17,与上年相比,粮食作物播种比例稳定,经济作物播种比例有所提升,饲草作物播种比例有所下降。前三季度,全市蔬菜种植面积预计达到2.3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到2万亩),生产各类新鲜蔬菜品种达100种左右,产量预计达25万吨。二是大力发展科技助粮兴粮,推进青稞提质增效。开展高产创建及绿色增产攻关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九个统一”的标准化技术规程,以6个粮食生产县(区)为重点,落实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面积31万亩,其中青稞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面积占青稞播种面积的82.47%,有效推进粮食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开展“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基地建设。在全市粮食主产县(区)建立稳固的良种繁育田2.72万亩(其中提纯复壮田0.03万亩,藏油5号原种田0.03万亩,一级种子田0.19万亩、二级种子田2.47万亩),良种统供率达到85.5%,种子精选率、包衣率分别达到100%。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建设。落实测土配方示范面积28万亩,麦类作物测土配方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57.04%。开展“良种推广示范”建设。以“藏青2000”、“喜拉22”、“冬青18”、“山冬7号”等主推品种为重点,落实粮食作物新品种推广面积34.18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2.96%。三是大力开展农田病虫草害综合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计开展青稞草害防治面积27万亩,及时发布青稞地块病虫草害农情信息11期,防控青稞虫害面积510亩,全市青稞地块重大病虫草害防控率达9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有效地确保了青稞生产安全;组织开办培训班24期,培训农牧民群众、科技特派员等2000余人次,发放青稞种植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手册5000册,提升了科技助推青稞增产工作的水平。四是大力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截止目前,全市40万亩(青稞35万亩,小麦5万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已基本完成,正在开展县级自验。五是扎实推进育种工作。拉萨市第一个青稞新品种“苏拉青2号”在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26次会议审定通过,并在林周县安排0.5亩穂行圃进行提纯复壮,空港新区安排100亩、达孜区300亩、墨竹工卡县214.8亩进行大田示范。“苏拉青3453”和“苏拉青3472”也进入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六是大力推进农机化各项工作。农机三项作业方面。完成春季机耕面积为53万亩,机播面积为50万亩,机收工作正在开展当中。农机购置补贴方面。整合2016-2018年度加上历年结余资金共8811.69万元,已使用补贴资金5208.24万元,资金完成率60%,受益户数9130户,共购置了各类机具13857台(套),其中动力机械1762台、耕地机械2530套、收获机械4051台(套)、播种机械278台、其他机械5236台(套)。新增农田总动力34772千瓦,截至目前农机总动力为140.78万千瓦,其中农田动力66.86万千瓦。2019年度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分配为1384万元,截至目前,农业农村厅8月初开通农机购置补贴系统,正在落实当中。农机加油一卡通方面。前三季度我市农机登记数量达3208台,个人申领718张,一卡通办理2507张,农机加油次数26147次,加油数量109.09万升,约合916.35吨。

(二)畜牧业方面。一是畜牧业生产运行良好。前三季度预计新生仔畜27万头(只),成活26.46万头,成活率为98%。牲畜预计出栏16.5万头只,出栏率7.8%。肉类产量预计达2.61万吨;禽蛋产量预计达650吨,禽肉产量预计达210吨;奶类产量预计达7.5万吨。二是“万户百场十中心”工程稳步推进。达孜区高标准养殖中心已建设完成,引进奶牛600头;林周县高标准养殖中心已建设完成,引进奶牛400头;墨竹工卡县高标准养殖中心完成总工程的75%,已签订引进500头奶牛的合同;堆龙德庆区高标准养殖中心完成土地平整工作,正在开展施工建设;曲水县高标准养殖中心完成总工程的20%。达孜区2个标准化养殖场筹得资金,正在建设当中。三是加快牦牛育肥出栏。按照“牧繁农育”的总体思路,在当雄县、达孜区、林周县、墨竹工卡县采取净土公司、企业、专合组织、家庭牧场、散户养殖育肥的方式开展牦牛育肥工作,预计前三季度,我市牦牛育肥出栏4500头,完成全年育肥任务的26.5%。同时,有序推进牦牛经济杂交工作,预计前三季度完成牦牛经济杂交350头。四是加大渔业政检查力度。制定拉萨市“中国渔政亮剑2019”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开展渔业专项执法检查,督促各县(区)严格开展渔业专项执法检查行动,坚决贯彻拉萨市禁渔令。五是落实草补工作。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2019年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市草奖办于3月20至30日,督导了牲畜清点工作。7月22至25日,组织3个验收组对我市草补奖工作进行验收,共落实草补资5871.43万元。六是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强制免疫、包虫病防治工作。全面加强生猪饲喂、生猪及产品调运工作,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部门协调沟通,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坚决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同时,为稳定生猪生产,深入调研我市生猪生产情况,研究具体措施。春秋强制免疫坚持不漏针、不漏量、不漏畜的原则,并对病、孕、仔畜定期进行补免,确保牲畜免疫密度达到100%;包虫病防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投入资金28万余元,持续开展动物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一是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开展了农村食品生产经营环节大检查、农村食品商标大保护、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线索大追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大宣传,全面净化农村食品市场。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971人(次),集中力量检查食品经营店、饮食摊点、食品生产厂家、小作坊2676家(次),各类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87家(次),查处假冒伪劣食品346.2公斤,货值3.25万元;立案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起,缴获各类中高端假酒2000余瓶,生产工具一批,基酒800余斤,涉案金额达百万元以上。二是加强农畜产品风险监测。截止目前,我市农产品各农残监测点蔬菜水果品种达到100多余种,抽样7326个样品,合格率为99.78%。抽检猪(牛、羊)尿克仑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氯霉素、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7种违禁药品,其中检测中小规模以上生猪2家企业,抽检100头,共700批次;检测中小规模以上牛5家企业,抽检198头,共1386批次;检测中小规模以上羊1家企业,抽检50头,共350批次。三是规范屠宰检疫行为。协助完成区市部门对定点屠宰场的专项检查整治工作,落实12.65万元经费配齐配全生猪、牛羊定点屠宰场检验室设备,确保了实验室检测能力、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前三季度我市出具生猪屠宰检疫合格证247张,出具牛羊屠宰检疫合格证176张。经检疫合格凭证出场率、检疫不合格生猪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四是进一步加大产地检疫工作力度。切实把好产地检疫关,严格实行检疫申报制度,前三季度以来,我市共出具动物、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3371张。指导达孜区、林周县审批跨省引进种用、乳用及短期育肥动物4次,共引进乳用动物837头。五是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截止目前,我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111个,比去年增加2个。其中认证无公害农畜产品66个,与去年持平;绿色食品25个,比去年增加1个;有机产品18个,比去年增加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与去年持平。六是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以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指导,推进农产品生产源头治理。截止目前,认定拉萨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示范县8个,自治区级示范县1个,创建县4个,国家级创建试点县1个。

(四)扶持经营主体发展方面。一是农牧民合作社方面。为深入推进我市牧业改革试点工作,增强牧业改革活力,组织当雄和林周县、乡、村三级工作人员赴那曲市、阿里地区学习借鉴牧业改革工作方法及经验,同时启动当雄县郭庆村、林周县唐古乡恰扎村和旁多乡达龙村、堆龙德庆区门堆村等4个试点村牧业改革工作。在完成百家示范农村专业合作社遴选培育基础上,下拨了2018年“两创示范”百家示范农村专业合作社培育资金500万元。向各县(区)拨付2018年市级示范社奖补资金175万元,并制定下发《2018年我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下发了《拉萨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做好2019年市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绩效管理考核工作的通知》。截止到2019年8月15日,共收到示范社考核材料65份,并遴选出10家示范社。二是家庭农(牧)场方面。今年计划评定市级家庭农(牧)场40家,制定了《拉萨市家庭农(牧)场评分标准》,组织各县(区)开展申报工作,截止目前共收到各县(区)家庭农(牧)场申报材料69份,目前已完成对尼木县、达孜区家庭农(牧)场实地调研工作。三是龙头企业方面。拨付2018年市级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奖补资金138万元,并制定下发《2018年拉萨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四是产业园区方面。在去年评定4家市级产业园区的基础上,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对接,城关区智昭产业园、当雄县国家牦牛产业园被评为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城关区智昭产业园也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五是“一村一品”方面。积极开展“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工作。大力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结合实际,积极做好我市2019年国家级“一村一品”申报工作,向自治区申报林周县边角林乡色康村箭舌豌豆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截止目前,我市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9家。六是净土健康产业方面。完善净土产业扶持政策,初步确定2018年我市重点产业(青稞、牦牛、高原奶)发展资金申报项目共计82个,需求资金4194.22万元;2018年我市净土健康产业(食用菌、藏中药材、高原特色设施园艺、经济林木及花卉、藏鸡)发展补贴资金申报项目共计70个,需求资金1599.25元。狠抓净土产业项目推进,2019年我市督导推进净土健康产业重点产业项目共计9个,积极与县(区)项目实施主体沟通,及时了解掌握项目建设进度。稳步拓宽净土产品销售渠道,积极推介净土产品,组织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参加了“2019年中国品牌日活动-西藏自主品牌及低质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和第7届北京农业嘉年华“携手筑梦、共同富裕”等活动。

(五)农村改革方面。一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清产核资方面。清产核资基本完成。目前我市93%的村组完成集体资产清查工作,并按程序逐级录入审核,共计核实农村集体资产86.66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57.21亿元、非经营性资产29.45亿元,集体土地138.98万亩。成员界定稳步推进。清产核资完成后压茬推进成员身份界定工作,各县(区)均已出台成员身份界定指导意见,各乡镇、村居根据实际细化界定办法,做到程序规范、群众认可。截至目前,我市78%的村组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共确认成员23.83万人。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增强了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曲水县通过探索“政经”分离、出台农村集体资产投资发展办法,切实破除集体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束缚,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去年50%以上村集体实现年底分红。二是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方面。制定下发了《拉萨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安全管理规定(试行)》《拉萨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拉萨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等文件,挂牌成立拉萨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并开通了交易平台。三是农村土地确权方面。我市确权办于分三批次给各县(区)发放了权证,截至目前,我市共计印刷43738本,应发40069本,实发40069本,实际颁证率达到了100%。拉萨市农村土地确权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已完成开展硬件安装和软件平台搭建工作。四是大力推进农垦改革工作。完成农场小区改造及移交工作,同时农场有户人员267户670人移交给各县(区)政府统一管理,其余44户70人散户户籍移交工作正在积极与各县区协调推进。八一农场名下土地已全部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确权登记面积13207亩,完成总量的100%,使用资金79.568万元。五是抓好牧业改革工作。为深入推进我市牧业改革试点工作,增强牧业改革活力,组织当雄和林周县、乡、村三级工作人员赴那曲市、阿里地区学习借鉴牧业改革工作方法及经验,同时启动当雄县郭庆村、林周县唐古乡恰扎村和旁多乡达龙村、堆龙德庆区门堆村等4个试点村牧业改革工作。

(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一是细化工作方案。根据国家、自治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以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制定印发了《拉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18-2020年)》、《拉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职责分工》、《拉萨市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及《拉萨市人畜分离实施方案(试行)》等相关文件,实化细化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指导全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二是扎实推进垃圾治理。大力推行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模式。各级各部门不断完善长效保洁机制、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加快推进垃圾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如在堆龙德庆区深入实施乡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首创“垃圾兑换超市”、“智能兑换平台”,目前10个兑换服务点已经启动运营。墨竹工卡县建立垃圾填埋场1座、垃圾转运站1座,七乡一镇均配备垃圾转运车和垃圾收集池,定期运送至县城垃圾填埋场。三是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细化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年度计划、建设布局规模,分层次、分类别滚动推进。截至目前,自治区下达我市280座公厕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我市自主实施的441座新建改建公厕所已开工建设252座、完工105座,其余将于今年年底全部完成。同时,全力推进农牧区户用“厕所改革”工作,建立“一村一档,一户一卡”户用卫生厕所档案20208户,卫生厕所坑数25952个,涉及人口76178人,村数139个。四是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四清两改”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推进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据前三季度统计,参与乡镇58个,覆盖241个村居,发动群众95825余人次,共出动车辆3354余台(次),清理垃圾5756.7余吨,清理卫生死角2092处,疏通河道渠道1529.2公里。目前,全市正在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秋冬战役。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引导。各级各部门共进行宣传1120余次、发放宣传单50余万份、张贴悬挂标语2000余条、参与群众40余万人次。在全市努力营造城乡互动、上下联动、干群齐抓共管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氛围。尤其是曲水县借助新媒体手段,制作《曲水县生态文明建设宣传片》,持续开展“六•五”环境宣传月“六进”工作,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册,宣传用品环保袋6000余个,围裙1500余个,水杯200余个。

(七)农牧业项目建设方面。“十三五”以来,我市农牧业建设项目共有122个,涉及资金66632.98万元,截止目前已完工86个项目,未完工36个项目(其中20个项目是2019年新建项目),已完成投资59617.28万元,投资完成率89%。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7.83万亩,总投资2.349亿元,含9个子项目,截至目前,7个项目已办理完成项目前置手续,堆龙德庆区将于近期下达概算批复,达孜区第二批项目正在加快办理。部分县(区)已开始招投标工作,计划秋收后开工建设。

(八)农牧业防灾减灾方面。去冬以来,分三批下达各县(区)农牧业防抗自然灾害资金共计1286.35万元。预留150万元抗灾饲草储备资金,截至目前,75万元已用于购买饲草的定金,待饲草全部到位后,剩余75万元作为尾款进行拨付。我区南部受孟加拉湾副热高压控制,北部冷空气较弱,弱的西风气流在全区盛行的环流背景影响下,导致水气条件差,尤其是进入6月份以来,全市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旱情十分突出,农作物不同程度发生旱情面积约12.46万亩,其中,轻度旱情面积2.96万亩,中度旱情面积7.44万亩,重度旱情面积1.99万亩,特重旱情面积0.07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3017万亩,其中受旱灾影响面积为512万亩;人工种草受旱灾影响面积4.5万亩。针对旱情发生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抗灾减灾工作,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目前,我市储备农牧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资金1107万元,考虑到今年我市农牧区旱情严重,计划重点用于今冬农牧业抗灾饲草储备工作。

二、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农牧民增收压力大、问题多。各县(区)农牧民增收工作重心下沉力度不足,乡、村两级主要负责人特别是村“两委”班子成员对农牧民增收工作存在认识不到位、增收措施不多的现象。涉农企业带动能力不够强,合作社整体发展层次较低,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家庭农(牧)场仍发展处于探索阶段,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初级发展阶段,当地特色拳头产品单一,这些都成为制约农牧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重要因素。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我市农牧民群众转移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多以“小群体、分散性、零散性”为主,还未形成集中、统一的规模化劳务输出格局,这是我市增收工作的短板。财产性收入持续发挥作用能力不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土地、林地等重要生产要素还未充分激活,各项完备的配套支持政策还未出台,确权登记成果转化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全市农牧民群众整体“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较强,缺乏敢闯敢拼意识,缺乏自主创业创新和合作创业创新意识。低层次劳务用工与高层次技工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当前,大部分农牧民群众技能素质普遍低下,一门心思肯学、肯钻、肯干的青壮年极其偏少,农牧民行业之间转岗率也较高,造成低层次农牧民劳务素质与当前高层次技工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矛盾。

(二)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由于地域、气候等原因,农牧业基础设施自然薄弱,我市种植业在面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抵御能力较弱,只能尽量事前预防,事后补救。

(三)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补充耕地质量不高。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需要大量土地,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也不可避免地占用一部分耕地和基本农田,加之,生态环境脆弱,不宜大量开垦耕地,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且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滞后,达孜区第二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到黑颈鹤保护区,项目环评手续办理难度大,导致项目前置手续办理进度缓慢。

(四)畜牧业科学管理水平低。经过近几年发展,虽然养殖户逐步掌握了本土奶牛养殖基本技术,但仍然缺乏标准化养殖及管理技术。同时由于饲养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引进优质奶牛未发挥其应有的生产能力,当地改良黄牛管理不规范,饲养不科学。由于目前奶牛养殖户饲喂不科学、不规范,挤奶方式落后,没有牛奶检测设备,一定程度上很难保证牛奶质量。

(五)农业执法能力和基础设施薄弱。各县(区)受机构、编制、人员等诸多因素制约,“有责任、缺队伍、有法律、缺手段”的问题仍然突出,这一现状与当前我市农业执法的客观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六)乡村产业发展规模小,特色亮点不多。目前产业布局已初具雏形,但县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未能充分进行有效对接和互补,造成资源整合力不强,主导产业不明确,发展规模小,仍然存在同质化、低水平竞争现象,产业提质增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选择和确定产业项目时,存在盲目性和趋同性,导致产业布局重叠,产业特色不强,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

(七)经营主体基础差,竞争优势不足。我市农牧业发展还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爬坡阶段,传统农牧业经营主体产业带动能力弱,造成我市净土健康产业链条短、农牧业比较收益低。农牧业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规模化龙头企业较少,集群化经营程度不够,普遍存在“小、弱、散”的现象。

(八)农畜产品研发能力弱,附加价值不高。我市特色农产品基地大多起步较晚、加工转换能力弱,导致科技创新意识不足,产品研发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缺少有规模、有实力的产加销一体的现代化基地。净土健康企业在实际生产中主要从事产品初加工环节,核心生产技术环节仍对内地先进企业有较大的依赖性,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并且产品因贴牌销售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品牌附加值低,难以打开销售市场。

(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待加快。村庄规划方面,多数村庄没有建设规划或建设规划不尽合理,整体布局散乱,没有综合考虑排水、排污、绿化、草堆杂物堆放、畜禽养殖等农村实际问题,存在抢占、乱占和重复建设现象。公共设施方面,农牧区基础设施薄弱,垃圾处理、污水治理,道路硬化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农村公共设施服务欠账较多。户用卫生厕所方面,由于传统生活习惯影响或限于自然、经济条件,除城郊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外,大多数农村还未实行改厕,农户还使用旧式坑式厕所,达不到卫生厕所标准。农村垃圾整治成效方面,村庄环境卫生普遍存在反弹现象,部分村庄环境卫生仍然脏乱;农村垃圾治理常态化落实难,村级保洁因缺乏经费保障和有效的监督管理,保洁效果不佳。

(十)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农技人员专岗不专职、一岗多职、离岗他职现象普遍存在,县(区)专技人员短缺,动物疫病防控任务重,产地检疫落实难;市、县(区)两级项目管理工作队伍人员少、人员流动频繁且缺少培训,项目建设超前谋划意识不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农牧民增收工作。一是加大调研考核力度。要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村组、农户、企业六级联动机制。市直各部门、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强对增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周密安排部署,加大对乡、村的督促、检查、指导力度和投入力度,把各项增收工作责任进一步压实,把各项增收工作进一步抓实抓细。要继续坚持每月一报告和一月一调度的工作机制,按照时间表、路线图,作战指挥、对标对表,进一步细化乡、村两级增收工作措施,切实做到增收工作重心下移。二是狠抓项目促增收工作。由发改委牵头,其他部门配合,要做好项目促增收监督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项目三规。在平时项目规划、管理、汇总、检查过程中,执行规定情况要作为一项硬性要求,作为项目验收的门槛条件。三是聚焦产业促增收。提升产业经营水平,以净土健康种养业、乡村旅游业、民族手工业等为重点,高质量实施好已有的脱贫攻坚产业项目,发挥好农牧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一批脱贫攻坚产业示范基地,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统筹市、具两级资源实行集团化发展,抓好净土健康产品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带动一批有市场、有效益、能富民的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推进产业项目促增收。四是加大技能培训和组织化转移就业力度。加快推进各县(区)劳务派遣机构或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成立运行,加大青壮年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农牧民劳务输出水平,确保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持续稳定增加。

(二)继续做好种植业各项工作。一是做好2019年粮油产量的统计和申报工作。通过粮油测产,准确掌握粮油产量,对了解当年粮油作物长势,不断完善来年农作物管理技术措施,制定增产措施,实现增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做好秋收工作,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动员和组织群众集中劳力和农用机械对成熟的庄稼及时进行收割,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高寒农区,要及早做好防霜抗寒工作,对已成熟的庄稼要组织群众进行抢收抢运,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同时,要抓好晴好天气及时进行脱粒晾晒,妥善保管,以防霉变、发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秋收、打场等作业的机械化水平,引导有机户和农机推广部门开展机收、机打服务,提高劳动效益。三是切实抓好良种繁殖基地的管理。要严格按照“125”良种繁育体系技术规程要求,组织劳力对种子田进行去杂去劣,确保种子纯度,提高种子质量。种子田收割时必须单收、单打、单贮,坚决杜绝种粮混收、混打、混贮现象,确保种子田按要求收割入库,为明年大田用种提供优质种子。四是做好秋播准备工作,努力提高秋播质量。在秋播工作中要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提前安排田块、落实面积,抓紧时间组织调运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等农用物资,科学合理地确定种植结构调整计划,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秋播用种必须按照种子工程要求逐级供应,以保证种子质量,严禁以粮代种。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要进行种子包衣,搞好土壤处理。要充分利用现有农机具,扩大机耕、机播面积,提高秋播质量。五是充分利用余热资源,抓好复种工作。我市不少地方利用秋收后余热资源可以复种油菜、元根、牧草等其他作物。各县(区)要严格按照年初签订的合同指标,认真落实复种计划,确保复种任务的完成,特别是曲水、尼木两县要集中连片开展复种示范,集成技术,探索路子,以此推动复种工作。

(三)继续做好畜牧业生产工作。做好接羔育幼工作,确保仔畜成活率;继续做好2019年奶业“万户百场十中心”工程建设步伐;做好净土健康产业牦牛、半细毛羊和藏鸡推进工作,提高出栏数量;继续推进牧业改革工作;继续做好黄牛改良、牦牛经济杂交工作;做好生猪生产相关工作,同时做好非洲猪瘟、秋季强制免疫、包虫病防治等疫病防控督导检查工作。

(四)继续做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是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创建各项工作落实,严格农产品生产源头治理,加强督导,落实地方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2019年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力度,指导督促达孜区通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考核工作,指导推进自治区级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加强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督导检查。二是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将重点农产品生产乡镇列入追溯系统建设名单,推进乡镇检测室建设,同时将监管职责落实到各乡镇农牧综合服务站,并做好追溯系统数据更新和日常维护,保证追溯系统正常运营,同时定期开展现场检查、指导和抽检。三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力度。针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和薄弱环节,加大巡查检查和监督抽查力度,实施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严厉打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广大市民餐桌上的健康。同时,继续加大我市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力度,继续加强活禽检疫监管,兽药、饲料、动物诊疗机构、私屠滥宰的监管检查以及做好各县(区)动监执法工作的监督指导工作。

(五)继续做好扶持经营主体发展工作。一是继续培育经营主体。做好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继续推进合作社“空壳社”清理专项工作。扎实开展示范农(牧)场评定工作,加大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二是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继续督导跟进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深入项目实地,了解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梳理汇总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三是继续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利用和发挥援藏优势、节庆、旅游等展示展销活动,积极组织部分企业、专业合作社,参与区内外展销活动。

(六)继续做好农村改革工作。一是继续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清产核资工作。加快改革步伐。把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清产核资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倒排工期,细化措施,全力推进,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改革任务。打造改革亮点。指导曲水县在完成改革主体任务的基础上,开展赋予农牧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以及抵押、担保和继承权改革试点,为全区改革探索经验。强化改革力量。大力实施村级组织专干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培育农村经济专干,提升村组干部农经专业化水平,为顺利推进改革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加强对农村产权交易工作的宣传,使交易中心真正实现建设为民、服务于民、惠及群众。三是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的后续工作。加快推进确权应用成果转化步伐,创新成果应用方式,要在推进土地流转、抵押担保、股份合作、涉农补贴、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农田整治、解决地块细碎化等方面,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加快推动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协调解决土地确权平台专网的事宜。

(七)继续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是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的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压实责任的工作格局。统筹协调区直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尤其督促乡(镇)党委书记、村书记要亲自上手,抓村带户、发动农牧民,组织实施。二是进一步发动好群众。加大工作宣传引导力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宣传,尊重农牧民意愿,让农牧民参与,让农牧民满意。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贯穿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三是进一步组织开展好村庄清洁行动。结合秋收冬藏的特点,聚焦“四清两改”,积极组织各乡镇各村居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秋季战役,将农村的生活垃圾、畜禽粪污、把收割的柴草及沟塘水渠清理好,堆放好,防止乱堆乱放;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活动,着力引导农民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及人畜混居现状,促使农牧民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四是进一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试后推,有序推进”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推进原则,选择合适的卫生厕所类型,示范引导各村各户开展户用卫生厕所改建工作。同时根据自治区即将出台的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奖补标准,指导各县区做好整村推进户用卫生厕所中央财政资金奖补工作,更好的引导农户开展户用卫生厕所改建工作。

(八)继续做好农牧业项目建设工作。抓住建设黄金期,紧盯重点项目和县区,督促相关县(区)和项目建设单位抓紧时间,认真分析推进缓慢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加快建设进度。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相关决策部署,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快农牧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提前谋划我市农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前期工作。

(九)继续做好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做好今冬明春农牧业防抗灾工作,为明年农牧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和农牧民增收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红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新闻